椰棗,這一被譽為“沙漠面包”的中東特產,已在海南“開花結果”。2019年,中國與阿聯酋達成共識,由阿聯酋向中國捐贈椰棗苗,探索合作發展椰棗產業。2021年至2024年,阿聯酋分兩批向中國贈送椰棗苗共計2.5萬株,而中國科研團隊不斷開展科研攻關,為椰棗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科技方案。
椰棗的“跨國之旅”,成為中阿友誼的生動見證。這份情誼,也從農業領域延伸至更廣闊的經貿舞臺。4月27日至30日,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十一屆企業家大會暨第九屆投資研討會在海口舉行,千余名中阿政商界代表與會共探合作新機遇。
本屆大會上,海南省貿促會與阿聯酋、利比亞的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中卡路宜工業園區與海南跨境產業互聯(中東)示范園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文昌市月亮灣文旅綜合體項目受到阿拉伯投資方的青睞。其間發布的《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十一屆企業家大會暨第九屆投資研討會海口宣言》提出12項倡議,為中阿雙方在能源轉型、數字經濟、農業合作等領域注入新動能。
“海南的零關稅政策,將為阿中貿易創造更多便利。”也門企業家拉沙德·阿里(Rashad Ali)在會場與多位中國客商交換了聯系方式。他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海南重點發展的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興產業,與阿中合作的新興領域高度契合。
近年來,海南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持續升溫。2024年,海南洋浦港與阿布扎比港建立姊妹港關系,并開通直達航線,越來越多“海南造”產品通過這條航線更快地進入中東市場。阿布扎比哈利法經濟區成為海南自貿港的第35個全球自貿區(港)伙伴。海口至迪拜航線的開通,進一步架起中阿之間的“空中絲路”。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兩地人文交流鋪就了通途。去年11月,中東沉香貿易商代表與海南沉香行業代表共同見證中阿沉香貿易合作平臺啟動,并在海南瓊中種下沉香樹苗。
免稅購物和自然風光,更讓海南成為阿拉伯國家游客的“新寵”。海南密集開展針對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旅游推介活動,促進雙方文旅互動。
數據印證著“雙向奔赴”的活力:去年,海南與阿拉伯國家聯盟貨物貿易額超2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30%。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從“沙漠面包”到自貿紅利,更多合作機遇正在涌現。
“海南將自由貿易與旅游業創新結合的發展模式,值得我們學習。”在伊拉克外交部副部長希沙姆·阿拉維(Hisham AI-Alawi)看來,伊拉克正在建設港口項目,海南的經驗尤為寶貴。
阿布扎比投資集團首席執行官扎耶德(Zayed)表示,該集團正與海南省政府探討在基礎設施、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投資合作。
約旦國際物流企業代表馬恩·賈拉爾(Maen Jarrar)告訴記者,企業已在廣州設立分公司,此次來海南正是為了探索航運和貿易機會,“這里就像一扇敞開的門,連接著中東和中國的商機”。
關鍵詞: